跳到主要內容區

碳足跡服務盤查輔導(ISO 140647)

ISO 14067 輔導

        溫室效應現階段已經造成全球的嚴重影響,氣候變遷已成為每個國家必須面臨的目前與未來重大挑戰。地球上不斷增加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因而導致氣候變遷與異常,隨之而來的將會是食物和水的供應短缺或中斷,想要有機會扭轉這個局面,可以透過減少「碳足跡(Carbon footprint)」來達到目標。國際標準組織在2018年正式公告制定ISO 14067規範,並以生命週期架構的流程來量化碳足跡。ISO 14067是指「產品」或「服務」於生命週期階段之碳排放量計算與溝通的方法。對於產品而言,包括各種生命週期階段的分析,從原料取得、製造、配送、使用以及廢棄階段之處理方式。ISO 14067為各企業組織提供了一種計算產品碳足跡的方式,以協助企業組織瞭解產品的碳足跡並重新規劃出更好的低碳產品。

        本中心提供ISO 14067產品碳足跡盤查輔導服務,應用ISO 14067:2018標準的方法計算每單位產品所排放的溫室氣體總量,協助企業快速對接第三方驗證機構,取得碳足跡研究報告認證。ISO 14067產品碳足跡是指產品由原料取得、製造、配送、使用以及廢棄階段過程中所直接與間接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透過ISO 14067碳足跡盤查可以完善掌握產品碳足跡將協助消費者與生產者,藉由生命週期內各階段量化資料,瞭解溫室氣體在環境和經濟面的影響,使企業能鑑定並優先處理具溫室氣體減量潛力的熱點。

        藉由ISO 14067產品碳足跡的揭露,可協助企業了解到產品整體生命週期各階段碳排放之相關資訊,並藉著這些資訊提供企業對內尋求節能減碳的機會,對外可以滿足客戶對於產品碳足跡之資訊要求,創造更好的獲利和提升競爭力,奠定企業永續發展的基石。

 

(一) ISO 14067簡介:

         ISO 14067是於個人、組織、事件及產品所衍生之直接與間接溫室氣體排放量,均可稱之為碳足跡,亦即記錄產品在生命週期所衍生的碳排放量。產品碳足跡(Product Carbon footprint)是指商品(或服務)在整個「生命週期」中因直接及間接活動所排放與移除的溫室氣體總量。溫室氣體排放大多局限於製造所產出的量。但根據盤查數據統計可以發現,企業所產生最大的碳排放量,不一定是在製程階段,很可能是會在「上下游運輸」或「使用階段」的排放量最大,因此企業應注意計算各個階段的碳排放量,才能呈現數據量化的完整性。

 

(二) ISO 14064-1 適用對象:

  1. 適用於各類產業與服務中(各行業無論規模大小皆適用),無論是各類產品、工程、建築或各 項服務行業。
  2. 考量產品或服務整個生命週期各階段(原料、生產、配送、使用及棄置等)及其供應鏈之溫室氣體的排放量,包含有:
    • 搖籃到墳墓(cradle-to-grave):生命週期階段涵蓋從原物料萃取到廢棄物之回收與處置。
    • 搖籃到大門(cradle-to-gate): 生命週期階段涵蓋從原物料萃取到產品離開執行評估之組織的大門。
    • 大門到大門(gate-to-gate):生命週期階段涵蓋從組織的大門到客戶的大門

 

(三) 企業導入ISO 14067效益:

  1. 降低成本:了解產品和服務在各生命週期階段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尋求減量的機會,並建立有關替代產品之配置、採購和生產方法、原材料和供應商的選擇等因應方案,進而降低成本和能源消耗量。
  2. 管理風險:了解碳風險暴露程度,以及公司組織的哪些部分最能有效率地降低風險。導入ISO 14067可讓企業更了解產品的生命週期,並且識別排放熱點和薄弱環節,以便實施更有效的風險管理。
  3. 增加企業競爭優勢:碳足跡計算表明企業認真對待產品或服務的碳排放,並致力於透明度和可持續性。在永續發展與減碳意識日益增強的世界潮流中,產品或服務具有經過驗證的碳足跡之公司可以提升公司產品形象及市場區隔,創造競爭優勢。
  4. 供應鏈的有效管理,滿足上下游客戶對企業之減碳要求:透過評估外部供應商的碳排放量,企業可以確定自己的產品或服務碳足跡,並採取有效的減量措施來減少整個價值鏈的碳排放量。
  5. 善盡企業社會責任:降低溫室氣體排放,展現企業環保努力及決心,並協助緩和全球暖化現象。

 

碳標籤和減碳標籤

      「碳足跡認證」是與碳排放量相關的國際認證;「碳標籤」則是一種碳排放量的標示方式。兩者都是政府鼓勵企業可以採取的減碳方針,若要申請碳標籤,必須獲得符合規定之查驗機構的核可;而碳足跡認證則不具這樣的強制性,可由企業自由選擇第三方認證單位。

        對廠商而言,取得碳標籤及減量標籤之產品將與環保集點制度結合,且減量標籤之產品亦可納入政府機關採購範圍,具申請誘因,應能達到實質溫室氣體減量與形成綠色供應鏈之成效。

        對消費者而言,可以優先選購具減量標籤之產品,於購物時即可為減緩氣候變遷作出貢獻,同時達到全民綠色消費之目的。透過碳標籤制度的施行,能使產品各階段的碳排放來源透明化,促使企業調整其產品碳排放量較大的製程,也能促使消費者正確地使用產品,以達到減低產品碳排放量的最大效益。

碳標籤

        又稱碳足跡標籤、碳排標籤,其中標示著一項產品從生產到銷毀,整個生命週期中會產生的所有碳排放量。「碳標籤」需經第三方公正單位查驗、認證碳足跡後,才能申請使用,能協助企業以「碳排放」的角度重新檢視產品。

 

碳標籤申請流程如下:

  1. 先查詢產品是否可適用產品類別規則 (Product Category Rules,PCR)
  2. 確定可試用後,開始計算碳足跡。
  3. 計算完成後,委請第三方公正機構或申請環保署的關鍵性審查,取得查證聲明書或總結報告。
  4. 持查證聲明書或總結報告,進入產品碳足跡資訊網站申請碳標籤。

當越來越多的碳標籤產品出現,市場的綠色意識也將提升,消費者能夠快速透過有公信力的標章,支持願意揭露碳足跡的企業。

 

 

減碳標籤

       為鼓勵廠商利用產品碳盤查(Carbon Footprint Verification)的相關資訊(例如:產品碳排熱點、能源效率使用等)來檢討並降低產品碳排放量,政府推出了「減碳標籤」。不論產品是否有碳標籤,都可以申請減碳標籤,只要在規定時間內,成功降低該產品的碳足跡達一定程度,就可獲得標章。

 

減碳標籤申請流程如下:

  1. 提出查證聲明書(有效期仍在一年以上)或關鍵型審查提供的總結報告做「基線申請」、「承諾達成申請」。
  2. 在五年內碳足跡減量達 3 % 以上,且經單位審查通過,就能取得減碳標籤使用權(注意:須先進行「基線申請」,通過後再進行「承諾達成」申請)。

減碳標籤代表廠商願意自我揭露、以及做出改變的行動力,除了為社會做出良好示範外,也讓消費者可以選擇購買低碳產品。

 

甚麼是產品類別規則 (PCR)?

        ISO 14067產品碳足跡目前提供了一套標準化的方法來評估和報告產品或服務的碳足跡。但是可依思考一下,同樣是做一種點心,不要說是在世界各個國家,就算是在台灣各地不同的店家做一種點心,皆有自家的作法與原料比例,因此不同店家計算碳足跡的範圍也當然就會不盡相同。因為產品從原物料取得、製造、配送銷售、使用及廢棄處理階段(搖籃到墳墓),各家都有不同的範圍與做法。假如全世界沒有針對產品做出統一的規範,每間廠商盤查的單位可能不一樣(有些人是盤查一塊點心,有些人是盤查一盒點心),因此每個點心產出的碳足跡報告就會無法做比較。當每次有點心店家想計算碳足跡,就要從重新設定情境,這將會造成浪費許多時間在計算碳足跡的時間,也造成必須投入高昂的人力和物力成本而讓店家沒有意願進行碳足跡盤查。

        為了避免廠商有上述情況,環境部特別依據國際標準訂定出計算環境足跡時統一的盤查規則-產品類別規則(PCR ),讓同一種類型、功能之產品或服務,在計算碳足跡排放量時能有相同的產品類別規則基準,以達到確保其公平性與透明性。

 

產品類別規則(PCR)文件訂定流程

初始階段: 擬定產品適用範圍及填寫產品類別規則文件基本資料表,送環境部工作小組確認。

準備階段: 依初始階段審查結果組成研擬小組,並研擬產品類別規則文件草案第一版,並依環境部規定之網路預告十四日以上,供利害關係者審閱。

磋商階段: 依據產品類別規則文件草案第一版內容,邀請利害相關團體、對象及三人以上專家學者召開研商會議,會議後參酌各方意見研擬草案(二)版後,並於工作小組開會前於網路方式預告(至少一週)。

完成階段: 送工作小組審查,並列席會議,文件審查通過後,由環境部公告於網路平台。

        產品碳足跡產品類別規則(CFP-PCR)會依據產品特性決定其有效期限,有效期限通常為3~5年。在有效期限到期之前,可收集任何利害相關者所提出之評論,經檢討認為有修訂之必要,則依指引流程重新修訂。若是沒有收到任何評論文件時,只要具備延長文件有效性之正當理由,則可展延有效期限。

 

 

 

碳足跡計算和碳標籤能否引用國外PCR?

我國的碳足跡標章與ISO 14067皆屬於產品碳足跡的查證,但還是有其不同之處。

(1)若單純依據ISO 14067進行碳足跡盤查與計算可引用國外PCR;但若後續要向環境部申請碳足跡標籤或碳足跡減量標籤者,則不能引用國外PCR,應依「碳足跡產品類別規則訂定、引用及修訂指引」規範,進行PCR之新制定/修訂,或引用環境部審查通過並公告於產品碳足跡資訊網「PCR查詢」專區之PCR進行產品碳足跡盤查與計算。若目前已有之PCR皆不適用,則須進行PCR的新制定或修訂,而ISO14067只提及「有相關之PCR存在時,應予以採用」,並沒有硬性要求。

(2)在產品類型方面,碳足跡標章提到「產品可以計算前述五大階段(原料取得、製造、配送銷售、使用及廢棄處理)碳排放量即可依計算碳足跡結果,經第三方查證後,申請取得產品碳足跡標籤或碳足跡減量標籤」,若企業產品屬於B2B,則在五大階段中的使用及廢棄處理的情境較難假設,故此類產品想要申請碳足跡標籤難度較高;

(3)在查證方面,我國碳足跡標籤或碳足跡減量標籤須經過環保署核可之查驗機構查證才可申請標籤,而ISO 14067沒有這方面的限制。

 

瀏覽數: